网红崛起:papi酱是今天的鲁迅,范爷也矛盾娱乐营销

品途商业评论 皮擦擦 2016-04-21 15:51:02  阅读 2751
2016年,中国创业者除了要脚踏实地,跟硅谷的创业者们学习些什么外,也要看到这一年最激动人心的现象——网红经济。很多人能深刻地感知到,网红经济对于中国整个创业环境、思路,甚至是观念都产生了深...


20160421/571886180d225.png

     2016年,中国创业者除了要脚踏实地,跟硅谷的创业者们学习些什么外,也要看到这一年最激动人心的现象——网红经济。很多人能深刻地感知到,网红经济对于中国整个创业环境、思路,甚至是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京报主办的2016寻找中国创客的活动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就“网红”现象发表了主题演讲。不久前,徐小平联合罗振宇对2016最火的网红papi酱进行了1200万投资,作为投资人,他如何看待网红经济,网红的内容创业如何进行等问题备受关注。

  看不懂网红,却看好网红

  徐小平坦言年初听到“网红”一词时,自己感到很陌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因为看不懂而彻底崩溃,甚至产生了退休的想法。他不明白网红崛起得为何如此之快,影响力为何如此之大?

  从最具代表性的《罗辑思维》看,网红是不经任何机构授权的权威,是完全市场自发的、民众拥戴的品牌。看不懂网红的徐小平认为,正是得到了这个概念,因此才对网红经济持看好态度。

  创业就是打造品牌,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是品牌,即便可口可乐没了,这个品牌依然能值几百亿。而网红的崛起就是快递建立品牌的过程,这种崛起速度一度颠覆了他几十年来对创业、投资、奋斗对认知,他感到这是一种新的趋势和现象。

  找到不认为自己是网红的网红的罗振宇后,他们又找到了20几位网红大佬搞了一个网红座谈会。座谈的结果是徐小平又被震撼了一把,许多根本没听说过的人通过一个微博、公众号,在一年内完成了一两个亿的销售,在这件事的背后,没有投资、没有团队,这是难以想象的,于是徐小平开始思考这种现象究竟对中国的创业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传统的创业先做产品,网红先打造品牌

  作为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徐小平讲了这家较早的创业公司的创立过程。

  1991年,走出北大校园的俞敏洪准备招生,他的做法是提着浆糊桶在海淀区的每一根电线杆上刷广告,对于那时候的俞敏洪来说,电线杆就是他的互联网。1996年,徐小平回国创业,他坐在俞敏洪的自行车后座上穿行在各种陌生的胡同里,俞敏洪说这里可以贴广告的每一条楼道、每一棵树他都熟悉。那时候创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这句话让徐小平很感动。

  新东方创立后,营销不能只靠电线杆了,营销行为和品牌活动成为了演讲。某次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演讲活动,因为场地无法容纳观众,俞敏洪站在了室外的一只垃圾桶上完成了演讲。《中国青年报》生动地报道了这次演讲,对于那时候的俞敏洪来说,那只垃圾桶就是自己的互联网。

  可见,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创业过程算得上筚路蓝缕,好在经过艰苦奋斗,俞敏洪终于创立了新东方这家伟大的公司。

  徐小平还讲了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创业的陈欧,陈欧在很多电视节目,比如《非你莫属》上宣传,通过地铁广告推广。知道微博普及后,凭借代言体、陈欧体走红,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网红。

  再往后,创业要依靠的东西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移动端,社区电商平台小红书就是完全依靠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取得了成功。小红书这个产品的制造者——毛文超并没有走入大众视野,但不得不承认,小红书本身就是网红。

  三年前,一个PPT让网红的“祖奶奶”马佳佳走红,但因为没有相应产品出现,因此马佳佳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品牌。但是回到papi酱本身,有一千多万追随者狂热地期待新节目推出。这说明papi酱是有内容产出的,因此徐小平作出投资决定,并致力于为papi酱的商业化和变现方式努力,不仅要打造一个品牌,还要打造一个真正长期伴随消费升级,伴随商业发展的伟大品牌。

  网红经济的崛起让徐小平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看法,认为之前投的公司几乎都做错了。他们总是先拼命做产品,之后再艰苦的地推,或者找媒体、名人做推广。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说明创业没戏了,为了让产品被更多人接受,被更多人喜欢,公司这么做太费力气,而红网的出现已经证明企业自己可以利用媒体、自媒体等一切互联网手段让一个品牌被亿万人知道。有了品牌,还怕企业不成功吗?

  网红的灵魂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情感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徐小平直言,“如果你不具备成为网红的能力、潜力、魅力、影响力,那就不要创业了,因为创业就是创品牌。”

  “创业就是创品牌”这个观点来自徐小平,但是纵观整个创业市场,资源和时间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都十分有限,每一秒钟都有新产品涌现;每一段时间都有主导资本和用户的所谓“风口”;爆款频现,但很难持久生存……面临做数据还是做品牌的选择,大部分创业者还是选择了前者。

  因此也有创业者坚信,中国的创业企业做品牌是个伪命题。无论是不是伪命题,需要肯定的是品牌之于企业无比重要,对于网红来说,亦是如此。回到今天的热点,papi酱视频下线整改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品牌的倒掉?如果因为舆论热潮而倒掉,那这是一个品牌应有的归宿吗?

  papi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鲁迅

  “papi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网红”徐小平为自己投资papi酱而感到骄傲,是因为他发现了papi酱存在之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如果你看过papi酱的视频的话,应该记得春节前有这么一期,当七大姑八大姨轮番问你有没有结婚、生孩子,考了多少分、赚了多少钱等私人问题等时候,papi酱教网友进行了犀利反击。在徐小平看来,这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他说道,“我觉得papi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轻松版鲁迅,她已深入人心”。

  除了看好papi酱,徐小平也认为papi酱面临着挑战,那就是如何把她的品牌做成一个更加持久、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商业现象。

  对话papi酱CEO杨铭

  1,papi酱减压成功,依然去中戏上课

  杨铭坦言,在刚开始的时候,papi酱并不清楚自己的意义,从觉得好玩开始,一路受到媒体的关注,粉丝数也在不断上涨。自这时候开始,papi酱开始背负巨大压力。

  接受投资后,理清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决定回到做件事的初衷,把“好玩”进行到底,反而减轻了压力。杨铭透露,papi酱目前仍然去中戏上课,中戏对做网红这件事比较不屑,papi酱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2,商业化并不庸俗,考虑三种变现方式

  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其他形式的创业,最终都要走向变现。徐小平和罗振宇对papi酱给出的电商方向是一种考虑的方向之一,另外还有内容的迭代,目前做短视频,未来做长视频、短剧,发展好了后会去做电影。第三种方向是卖广告。

  papi酱团队比较倾向于选择更有活力的变现方式,但目前的任务是让内容更加系列化,让粉丝能在产品中持续获得他们希望看到的内容。

  徐小平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搞艺术的人考虑变现、商业化,会不会感到庸俗?面对杨铭“艺术也是人做的,人也得生活。”的回答,徐小平并不满意,随后自己给出了答案,认为罗振宇完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心灵反扭曲,社会不该一谈钱就不对,一谈商业化就庸俗。

  改革开放30多年,搞经济建设就是市场化、商业化,让知识变为财富,财富再去反哺科研,无论是AlphaGo、回收卫星,还是自动驾驶都离不开商业化。

  粉丝网创始人刘超、秒拍小咖秀副总裁刘新征谈网红经济

  刘超认为明星跟网红的区别在于对作品的打造,明星会执着于对作品的打造,因此会更持久,比如歌手要创作出好的音乐,演员要努力出演更多有代表性的作品。而网红更多的是靠三俗博取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网红的原因。

  进入网络化时代后,社会的造星手段越来越多,比如秒拍、小咖秀逗可以产出非常多的名人。但是在粉丝心中,他们会作出区分,认为靠高品质的内容产生持久影响力的属于网星;单纯依靠颜值或者三俗手段博得众笑和哗然的是网红。

  那么在网红、网星、明星之间,关于“网红经济”各自意味着什么呢?

  1,技术让成为网红的门槛日益降低

  在更早的时代,人们要想让自己的观点和声音被更多人知道,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途径。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这件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网红。

  在移动互联网之后,VR都很有可能参与到造星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有可能走红。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小咖秀上也出现了很多真正的明星,因为他们需要借助这种大众手段跟粉丝建立连接;同时粉丝也想要与明星进行更多互动,因此这是技术的推动和社会潮流发展相结合的现象。

  2,网红经济崛起迅速,范冰冰也陷入了矛盾

  大家都在说“网红经济”,既然是经济,那么后面很可能是一支团队的运作。随着整个商业体系的完善,天猫、淘宝等平台的壮大为要成为网红的人带来了一定的机会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明星通过直播或者微视频与粉丝进行亲密互动,开始了明星网络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大众开始借助先进的网络手段打造高品质作品,吸引粉丝持久关注,从而成为网星。这两种不同的路径都是对粉丝群体的持续运营,就是之前说道的“品牌”,品牌的本质就是需要高品质的产品,或者可持久的真实化内容。

  刘超透露,在他跟范冰冰的总经理交流的过程中得知,范冰冰不屑于在任何网红泛滥的平台上做直播,因为那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价;但同时又看好聚集粉丝的直播手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把自己的品牌跟更多粉丝建立联系,增强品牌的社会效益和传播力度。

  3,粉丝团就是一个“宗教”,网红变现形式多样

  粉丝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和行为准则,他们聚集在一起会产生非常大的能量。一个人能成为网红、网星、明星实际上都是完成了粉丝们的心灵寄托。有些粉丝把一个人想象成自己的男女朋友,有些粉丝认为一个人说出了自己想说又没说出的话,这个人给了他们一种人格叠加,从而形成近似于宗教的信仰属性。

  网红、网星、明星们的变现方式多种多样,说到底还是背后有强大的IP价值,通过在各种形式和产品方面的努力,吸引更多关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就能在这条路上持久地走下去。说到变现,做好了产品和粉丝运营,在粉丝强大的购买力面前,变现会很容易,有区别的只是变现方式而已。


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
在线咨询 ×

微信扫码 添加客服

周一至周五8:30~17:00

非工作时间请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客服电话:025-8451 5170